前陣子,偶然買下一個德國Thorens二手黑膠唱盤,上面雖有些時間的痕跡,給人的感動卻是當代新品所無法比擬,它生產於1983年是CD誕生的前一年,也是黑膠最後的榮光時期,那年我16歲,正值思想啟蒙期,不禁讓我想起,兩年前曾去過的一個奇特的地方。
座落於新北市福和橋下有一個很特殊的市集,它的歷史淵遠,每天開始於清晨,結束於中午,出售的東西無奇不有,多半是舊時代的老東西,不愛的人當是破銅爛鐵,喜愛的人卻是趨之若鶩。
自從網路二手拍賣成為全民運動後,人們也開始檢視家中用不到的物件,就算是贅物也都有了身價,不再只是竊據空間的垃圾。於是面對螢幕,大家開始買賣物品,固然堪稱方便快速,卻少了一種人與人間、人與物間,那種情感的交流,新北市福和橋下的跳蚤市場,別的長項它沒有,只有滿滿的熱鬧與人味。
周末清晨六點一過,大部分的攤商都已準備就緒,很難想像在這樣的時刻,橋下四周車位居然一位難求,順著陽光軌跡的遷移,人潮開始湧入,原本以為這市集只是中老年人年的懷舊場所,沒想到也見到許多年輕的身影,絡繹的人潮,駝物的攤車,鼎沸的人聲,伴著初亮的天光,排開上百個帳篷,就像個獨特的嘉年華會,販賣的是曾被人們冷落後重燃的熱情。
穿過傳統的魚肉市場,來到一片由大小遮陽篷所建構的區域,規模之大令人咋舌,販賣的東西更是千奇百怪,見到什麼都不奇怪,有成堆的舊書、二手家具和飾品、各式老舊的家電,還有黑膠唱片和掛畫,以及一些堪用的五金工具,每個攤商都努力把東西標列整齊,並仔細拂去灰塵,努力展現它曾經的風華,走看其間的感受很奇妙,渲染力比物件還要更迷人,川流的人群中有老有少,老先生牽著斑剝的鐵馬,仔細端視著老東西,年輕人望著上緊發條的掛鐘,好奇的凝神盯著,年輕夫妻推著嬰兒車,聽著收音機飄來的旋律,驚覺起記憶中曾有的東西。
翻頁的數字鐘、尤雅的老黑膠、指針式的收音機,再再都勾著人們的回憶,這裡賣的不光是商品,也販賣舊時代的氣息,讓我們看見舊時代的美好,穿梭在古往今來的記憶中。
市集的形成,反映出當代的氛圍,人們消費的模式,也看見時代的轉變,在一切求快求速的21世紀中,人們不願再浪費時間和空間來消費,逐漸脫離了傳統市集,專注對著螢幕去挑貨選貨,喜歡用滑鼠去圈選所需,習慣打上卡號來結帳付款,無形之中,似乎只要透過一台電腦,就能買取散布世界各地的商品。而這樣熱絡的跳蚤市場,反而突顯出心底另一種的失落,一種用眼去發覺、用腳去踏尋、用手去撫觸、用話語去議價的過程,當電腦慢慢取代我們的觸感,這樣選貨的形式,反而成了一個難忘的經驗,東西或許不新也並不完美,但就在尋獲的剎那,擁有的卻是一種感動,多了人與物之間偶然的故事。
東西和人一樣,都有自己的宿命,任何物品都有嶄新的開始,在經歷過歲月的風霜,陪著人走過時間的刻度,看著人們生老病死,最後百轉千折來到此,在買與賣之間,物件有了新的價值,標上的不只是價格,還有人們回憶的片段。
我小心翼翼的拿出鄧麗君1983年灌製的黑膠《淡淡幽情》,放在當時同一年製造的Thorens黑膠唱盤上,當針尖在旋轉中滑入音軌,她那宛如天籟的甜美嗓音,栩栩如生的流現眼前,這些熟悉的歌聲,不知已陪伴多少人走過青澀,或是那個失意的夜晚。
當唱針走到最後一首時,鄧麗君如泣如訴的唱起〈有誰知我此時情〉的一段:「尋好夢,夢難成,有誰知我此時情。枕前淚共階前雨,隔了窗兒滴天明……」.
兩件同年代誕生的東西,在繞了大半的地球後,最後在29年後的此時交會,帶來動人心弦的傷感。讓人遺憾的是,鄧麗君香消玉殞十多年,徒留空谷回音的絕唱,汨汨地流入我心底。
(攝影‧文字/陳建仲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