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段時間有越來越多人投身單眼相機的行列中,也常會收到網友留言,請我推薦優質的單眼相機,其中居然絕大多數是女生,這點讓我非常驚訝。
說起我與相機的結緣,就要追溯到國小時期,那時我沉迷於製作模型,當時家境尚稱富裕,一拿到手的零用錢幾乎都奉獻給模型,買的都是日本TAMIYA的戰機和戰車,除了要上膠黏合外,還要仔細著色,每一個步驟都要謹慎,一旦粗心閃失,幾百元的模型就泡湯了。
上國中後模型越堆越多,把房間都塞滿了,開始逐一銷毀老舊的模型,辦法就是在模型裡面塞上水鴛鴦,引燃後再靜候它的爆破,那火光與巨響,瀰漫著如戰時的煙硝。
為了這瞬間的滿足,犧牲一架模型有點太可惜,於是就去偷拿爸爸放在櫃中的OLYMPUS相機,把爆破的瞬間都拍下來。那時相機非常昂貴,即使是傻瓜機也紮實沉手,配上真皮的外套,竟也高貴不凡……
漸漸的,我迷上這樣遊戲,不光只拍模型爆破,還用石膏製作成台地,灑上細沙彷成碎石路,再放上各種姿勢的士兵,擺設出一個戰地的場景,然後用相機去捕捉這些畫面。
上國三時,沉重的課業壓力,讓我無法繼續費時的模型製作,但卻迷上了騎單車,當時市面只有淑女車和彎把公路車,沒有帶避震登山車這種東西。後來央求爸爸買給我一台KHS的單車後,無論上課或補習都要騎著它,當年台北市路面很空曠,到處都還是農地,光復南路還是一大片田,偶爾還有牛隻出沒,當時的信義計畫區又稱三張犁,除了有聯勤兵工廠,還有一大片公墓,四周荒涼的可怕,草都比人都還高。
有了單車後,開始想四處遊走,但在升學至上的環境,除了讀書外不允許玩樂,只能在假日約好友阿昌夜半三點出發,往台北的近郊騎去,那時深夜台北像座無人的空城,兩個少年騎在空蕩的城市中,涼涼的空氣中只聽見自己的喘息,飛逝的街景中難掩青春的喜悅。
我們都去三重堤邊、淡水河畔,看見日出的那一刻,也就心滿意足,飛也似的往回程騎,希望能趕在父母起床前躲進被窩中,像沒發生任何事一般,我總會在出遊時偷拿出爸爸擺在家中相機,拍下眼睛所見的美麗。
一個人的天命似乎從小就展現,只是在眾人的期許與壓力下,多半會淹沒這個徵兆,讓我們背離了心的方向,只追求單一的社會價值,卻忽略了不同生命的本質。
模型讓我學會用心去拼湊事物,單車讓我喜歡四處去走看,而相機就成了我和環境之間的連結。
上了五專後,挫敗的高中聯考,也一併捲走了我所有的自信,覺得自己資質平庸駑鈍,沒甚麼讓人可期的未來,因此就和一些同學瘋狂地聽起熱門音樂,雖然失去奮鬥的目標,但卻藉著音樂保持了熱情的溫度。
後來愛慕班上女同學,因為從未開始,也就沒有結束,但她就像一把鑰匙,在那時打開我生命中一扇重要的門(見攝影的源頭)。迷上攝影之前,是先愛上了相機,最常到新生南路上的永佳,在店家櫥櫃前面徘徊,看著架上琳瑯滿目的相機,有著流線的金屬外殼,上面佈滿精密的旋鈕,鏡頭上紅紅綠綠的數字,像迷人的符號,觀賞的過程覺會令人幸福,有時一天就去了三次,似乎永遠都不會膩。
後來父親經商失敗,家中經濟陷入拮据,大約經過半年時間,才在媽媽的省吃儉用下,資助我買下人生第一台單眼相機,是台Canon A1外加一顆50mm的標準鏡,帶回家那晚連摸都不捨得,用布包好仔細地放在密封的盒中,當時連光圈、快門是什麼東西都不清楚。
去坊間尋找教攝影的書,但每本都深奧難懂,卻又拉不下臉去攝影社求助,只能自己獨自摸索。一天放學,我在光華商場舊書攤上,看見堆了一疊的李松茂著的攝影書,每本才賣40元而已,就好奇的買回家,才驚覺這本書深入簡出淺顯易懂,像一本難尋的武林秘笈,每天在親自摸索下,從完全不懂到漸入佳境,沒想到一本滯銷的特價書,啟蒙了我的攝影。
剛學會拍照,不免俗的去拍攝風景,無論海邊、山間、花卉、蟲鳥、夜景……都是我取景的題材,努力追求影像中瑰麗的色澤:天空要靛藍如海洋、霞光要氣勢萬千、花卉要如晨露般嬌媚……這些影像是很誘人的,讓人能輕易的相信自己的技術,也陶醉在別人讚嘆聲中。
但拍越多卻越覺困惑,努力捕捉來的美景,除了讓別人投射讚美的感情,滿足了自我虛榮外,卻總缺少了一些自我的觀點。這些美麗色彩的背後,也似乎並不真實,很多是光學與化學所製造出的迷濛。我面臨了觀念上的抉擇,是該把攝影當成展演的媒介,還是當成書寫心境的器皿?
Nikon F3+135mm F2.8
在一次意外測試鏡頭的過程中,無心拍到了一位婦人和她女兒(見角落映像),在這繁華都市背後,我看見真實人間的卑屈,那憾動人的影像讓我的心不再掙扎了,我找到了自己攝影的目標,就是去尋找能感動我的畫面,就是這社會的反差,同時存在著美麗與醜陋、奢華和困厄。
出了社會後,當了攝影記者,面對的是更巨大的社會兩極,白天拍名流政要,穿梭在權力堆砌出的生活中,晚上卻要去拍社會案件的兇嫌犯,還有那些因欠人幾百元而被砍殺的死屍。長期處在兩極世界的劇烈擺盪,讓身心疲倦不堪,逐漸失去攝影的熱情,那時有了收入,心也開始躁動,不停的換相機,希望藉由新器材的刺激,找回一些創作的動力。那段時間,器材出入極為頻繁,日本六大相機廠單眼,Nikon, Canon, Minolta, Pentax, Contax, Olympus等,及德國與瑞士的名器Leica, Rollei, Hasselblad幾乎都曾經擁有過。
contax S2+85 F1.4
藉由器材的激勵,也給自己一些壓力,努力的去尋找創作題材,對人像攝影的研究,也是從那時開始的,雖然相機換的勤,但我始終堅持一件事情,就是不用自動對焦相機,也不使用變焦的鏡頭。
我希望能保有攝影超作的手感,對焦從模糊轉到清楚間,像是在研究人的紋理,而變焦鏡頭雖然方便,但那過程很不踏實,不清楚哪一個焦距才是最佳,我刻意使用定焦鏡頭,並摸熟它的特質,用腳步來調整拍攝的畫面,以身體來適應鏡頭,不用鏡頭來遷就身體,這個堅持對日後的構圖,有著極深遠的影響。
鏡頭越多,徬徨也會越多,我和一般初學者一樣,常不知道何時該用哪一顆鏡頭,這似乎沒有絕竅,就是裝起每隻鏡頭瞄一下,從觀景器中發現感動時,就知道該用的是哪一隻了。這樣的印象會被寫入到腦中,拍多了紀錄也會增加了,再遇到類似的景,就會反射做出選擇,日積月累下,現在我都只帶四個鏡頭出門。
canon F-1+24 f2.8
【24mm鏡頭】
拍街頭和報導的利器,它會有一些輕微變形,讓影像更顯張力,但一定要離主體近一些,才能鎮住畫面不至鬆散,是一顆獨具風格的焦距。
Leica m6+35 f2
【35mm鏡頭】
小小的廣角,視覺雖沒24mm強烈,但卻更顯人文和質樸,能將人與環境妥當的組合,過與不及間恰到好處,是我記錄時最愛的良鏡。
Nikon fm2+85 F2
【85mm鏡頭】
這是我拍人像最依賴的焦距,非常適合半身或是帶一些動作的人像,能將
景物和人完美契合,略略壓迫的感覺,更能襯托出人物的質感。
olympus om4+180 F2.8
【180mm鏡頭】
景深很淺,能讓主體如浮貼般活現,拍肖像時能去蕪存菁模糊背景,拍風景時具望遠效果,可以將遠景吊到眼前,是動靜皆宜的焦距。
這四顆鏡頭,是我無論換任何廠牌的相機,都必備的鏡頭,我個人不迷信大光圈鏡頭,除了價格昂貴外,體積又大又重也會造成自己的負擔,最重要的是光學品質未必更好。不過,週遭一些熱愛攝影朋友,卻都迷戀大光圈旗艦鏡頭,單價高達數萬,卻一支支的買入,我好奇問他們都拍些甚麼,很多人都是拿來拍生活照或是家中寵物,並樂此不疲地陳述它是如何絲絲入扣。
每個人對鏡頭定義不同,對我而言,發揮它的價值遠比張顯它的身價要重要許多,品質和價格未必是正比,通常我都選排名老二的鏡頭。
canon 5D+16-35 F2.8
2000年後,專業相機開始全面數位化了,像投入一顆震撼彈般,幾乎席捲所有專業的市場,除了少數對傳統工藝的堅持及一些特殊品味的人士不受影響外。底片機似乎像上一世紀工藝般走入歷史,而我也是在這轉型中選擇變節的人,因為我知道這趨勢銳不可擋,排拒也不過是緬懷那最後的溫存。我不但開始用數位相機,還放棄了十幾年不變的定焦鏡頭與手對焦鏡頭,我知道數位的價值就在迅速與機動,墨守陳規反而會變成固執。
眼見越來越多人前仆後繼投入單眼相機世界中,對背了一輩子單眼相機的我,心中卻是五味雜陳,因為我不斷的想擺脫身上的單眼相機,它龐大的體積、沉重的重量,在還沒拍照前,就要去負擔它所帶來的不便,這是心中多年來的必要之惡,但是科技急遽縮短了單眼與傻瓜機之間距離,終究有一天,我非狠狠甩開單眼相機不可。
底片相機三大經典,皆為雙眼設計,(左起)leica M6 Hasselblad 903swc Rolleiflex 2.8GX
時常心中仍會想起底片機的種種美好,機械的操作的質感、精緻工藝的外表、飽滿綿密的色澤、一絲不苟的放大……再再都顯示那個時代對影像的態度,是慎重而認真的。一捲36張的底片,限制了你所能擷取的慾望,每一張快門的背後都要用心的來按下。
現今的數位科技則是不斷加大記憶體容量,一張卡動輒可拍上百上千張照片,影像變得廉價而輕佻,是完全不同的思考。為了記得這項美好的工藝,我在工作中雖然得向數位妥協,但在私領域的創作中,卻依然堅持這傳統工藝,並親自來沖放每張照片,我深信一個定理,速度會失去深度,繁複才能考驗虔心。
olympus om4+180 F2.8
在50~60年代,相機是昂貴不已的奢侈品,一台相機比一棟樓房還貴,能接觸攝影不是地主就是仕紳。名攝影家謝春德曾說過,他的父親是賣了幾甲地,才能買給他一套專業的相機,那時人們對攝影的堅持,是要抱定多大的決心;很多老攝影家是將相機放枕頭旁入夢,攝影之於他們,像是一種生命的信念。一台相機一世情,他們用青春和血汗,定格時代裡的美好。
(攝影‧文字/陳建仲 封面攝影/鄧惠恩)
- Apr 09 Thu 2009 23:54
煙斗客17--框下的世界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