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apophoto/1383117285-3820253170.jpg)
有一段時間沒能好好的寫些東西,最近的忙碌都在這文裡,這篇是我所有網誌中圖片最多的一篇,但是文字卻相對的較少,把想說的都留給了圖片。
每年五、六月間,位於東北角的福隆,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沙雕季,今年我從一就開始就介入,往返不下十次,有時冒著午後的驟雨,有時頂著炙熱的烈日,看著一群人用毅力和工藝,在海天交接之處築起一座座城堡,或許當活動時間一過,海灘又會從絢爛回歸寧靜,但這個深刻的過程,卻才是最精采的展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 5月中〔基 石〕
今天一到福隆的海邊,就感受一股暗晦的氣氛,海與沙之間是一片迷濛,感覺就暴雨將至的前刻。
怪手沿著岸邊挖出一條長溝,沙裝車後運到海岸的中心。
吊進許多厚重的鋼板,撐起沙堆疊起的重量。
整個沙灘上是一片狼藉,各種重機具不停來回穿梭
師傅們將固定沙的板模,用鐵絲牢固的綁好
眾工人冒著雨將沙一層層的堆高起來
怪手將成堆的沙鏟入已搭好的模具中。
看著沙一點一滴的匯入,夢想也就愈趨茁壯。
為了怕沙一雕就會散開,用機具將每一層的沙緊緊壓實。
在海與土地交接的這個地方,就像一個大工地,雕刻師和工人,討論著每一個細節。
這一群幕後辛勤的人,雖然都是默默無名的工人,卻用他們的汗水奠定了每座碉堡的基石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 5月底〔雕 琢〕
大海就像塊心的容器,能讓置身其中的人,裝下自己的感情。
國內沙雕名師王松冠是最先進場的,他從事沙雕推廣工作多年,曾經承攬許多大型的沙雕活動。
他率領的團隊是這次沙雕的主力,我們公司所設計的主LOGO,也在他們的巧手下活現。
日本來的沙雕師保坂俊彥曾獲得世界沙雕大賞第三名,這次隻身前來台灣,原本規畫要完成兩個小型作品,但才剛剛竣工的獅子,卻因為一旁美國隊在整地時,震動過大讓他的作品出現裂縫,他很心疼的努力補救中。
保坂沒多久他就決定放棄,因為他過不了自己要求完美的這關,於是決定將原本要雕的兩個作品結合一件大型作品,在它驚人的毅力下,很快就完成了基本雛形。
因重雕造成進度落後,在他日夜的趕工下,沒幾天就看見一座細膩的雕塑活現,原本蟄伏的獅子也站立起來,就像一齣古希臘神話故事,他的危機也成了自己的轉機。
美國沙雕公司The sand sculpture company 一行五人,是最後進場的團隊,但他們是一間享譽國際的沙雕公司,在世界各地活動頻繁,幾乎囊括所有世界沙雕大獎,彼此間有著絕佳的默契和技藝,才短短一個下午頂部雛型就已完成。
他們一五人分工精確細膩,效率出奇的高,技法又靈活生動,我好奇的問國內王師傅,為何台灣都沒有專業沙雕公司,他苦笑回我:如果有人曾成立,也應該早已餓死。
在美國隊身上可以受到一種愉悅的氣氛,每個人似乎都很熱衷這工作,能將興趣與工作結合,真是一件讓人非常羨慕的事情。
他們很重視每一個細部,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環節。
太乾的沙無法塑形,要不時的灑水來保持濕度,但諷刺的是一場大雨後,卻也容易讓沙溶解流失。
令人詫異的是,才短短幾天之間,一座巨大的沙雕已完成90%,讓所有人驚艷不已。
受到美國隊的刺激,國內的王松冠團隊,為了增回國人顏面,決定做一座比他們更巨大的雕塑,動員了近十幾人開始不停的趕工。
每一個面都有自己的主題,並由師傅們發揮自己擅長去完成。
由於王松冠求好心切,見到不滿意的作品時,會用水澆融然後重新來過。
開幕在即,面對進度的落後,即使太陽已漸西下,大夥仍加緊把握最後機會。
福隆的夕幕美的就像油彩,這自然律動的軌跡,也育孕了許多人間的美好。
晚上我重回海邊,驚見到王松冠拿著刀架在沙人的脖子上,我看他累了,真的需要一罐蠻牛了。
他讓所有師傅都回去休息,自己一人挑燈夜戰,工作直到半夜才休息。
深夜在海邊是個很奇妙的經驗,風身浪聲不絕於耳,伴著月光的城堡,有種說不出的神祕,就像走過時空之門,突然來到了異國。
我退到海岸邊,用長鏡頭瞄著金字塔,在黑暗的天地間,它就像是懸浮在半空,幾年前曾夜訪巴黎羅浮宮,那震驚的感覺有些像,正在陶醉此一魔幻時刻時,突然有一黑影朝我走來,定神一看是一個頭髮灰白的中年老外,直挺挺朝海邊走去,當時非常困惑,他三更半夜獨自一人到海邊要幹嘛!
往前走不到十秒,覺得有些不對勁,立即回頭一看,整個海岸邊空蕩無人,完全沒有任何東西,心中只有一個感覺,撞邪了!
兩天後沙雕開幕時,我重返這海岸,在海邊拍到一張飄浮半空的腳,心中疑惑沒了,很多事情人們只是要一個答案,是否真實已經不重要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 五月底〔揭 幕〕
面對即將開幕的沙雕,加上溽暑的天氣,海灘上的氣氛也顯得越來越熱鬧。
浪濤聲也讓愛情變的柔軟而浪漫。
沙雕最大的天敵就是雨,連日的午後大豪雨過後,團隊都在做最後的修整與加強。
作品上面都要來回噴上一層膠,來讓沙能夠更堅固凝聚。
固定沙的板模也要陸續拆除移走。
一切都在千辛萬苦中準備就緒,破曉時的黎明是最令人期待的。
在美麗炫目的歌舞中,將現場氣氛推到激昂的高點。
觀光局長賴瑟珍和靈鷲山心道法師,共同為龍畫龍點睛後,正式揭開活動的序幕。
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中,吸引了數十萬的遊客前來參觀,感受師傅們鬼斧神工的創作,仔細看!這張天空的雲好像會飄。
在巨大作品前,彷彿走入國內的境外,感受大漠般的異國風情。
川流不息的人潮,對比之前跨入海中的孤橋,呈現冷暖兩樣情。
有時我不知人們來這的心情,是尋找感動人的毅力,還只是在平凡中尋找的驚喜。
輝映沙灘上滿滿休憩的人們,像是一幅由人所組構的浮生相。
動人的畫面通常是偶然,僅在短暫的頃刻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 六月〔爭 輝〕
為了拍下這些沙雕作品,我選在清晨六點來到海邊,讓熙和的陽光從45度角方位射入,這不同於我平日所見的熱鬧,多了一些肅穆和寧靜,這來自亙古大地的媒材,結合了人的巧思與工藝,展演出人與自然間的一種對話,過多的言語已是綴飾,就讓它們自己來說話吧!
主視覺福氣龍與迎賓作品。
日本保坂俊彥作品
美國The Sand Sculpture Company 作品
台灣京麟立體雕塑工作室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0 六月底〔浪 靜〕
這一片沙灘和海天已不知依存多久了,隨著人的來來去去,如同陣陣拍打上岸的浪濤,當事過境遷後,也抹去一切的軌跡,寧靜的像從沒發生任何事。
短短的一個月間,我看見了在風雨中築塔的人。
看見了人們在海天徜徉的愉悅。
看見了人手與自然間的合奏。
也看見了繁華之後的落寞。
當然也看見自己映在沙上的身影,往往我們太重視結果,太斤斤計較喜惡,而忽略最深刻動人的過程。
世間沒有事情是永恆,絢麗之後就是寧靜。
平和中卻深藏不凡,曾經的點滴都已繪在生命的畫布上。
(攝影‧撰文/陳建仲)
Ps.最近疏於這裡許久,但忙碌依舊,只能選擇性回覆,盼請大家體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