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映真(小說‧散文)攝於2000年(上圖為書中未使用的照片)

影響我最深的作家,毫無疑問是陳映真。

八○年代陳映真創立了《人間》雜誌,導入了報告攝影的概念,對初學攝影的我,像一記重拳,狠狠地打在我的臉上,讓我第一次感受到照片的重量,也趨動了我背著相機走入許許多多人的生命中。

而陳映真的小說集,更是我年輕時的枕邊書,讀過一遍又一遍,讓我在那個熱血方剛的年歲裡,數度激動地熱淚盈眶。

十多年後,我見到陳映真,心中有千言萬語想說,卻始終無法啟齒。

說不出口的原因,是因他的爽朗與平易近人,會讓任何感謝讚美之詞變得矯情造作。

隨性叼著牙籤,翹腳翻書,這才是我心底率真的陳映真。


(上圖為書中使用的照片)

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

【後記一:陳映真的小說集】

陳映真22歲開始寫小說,他的文體有種憂悒的感性,帶有日文和西語的特殊味道,呈現一種知性而耽美的頹廢,很多朋友喜歡他文字的氛圍,但同時也有很多人被他的文字排拒在外,無法引起共鳴。

我20歲入伍前,就將他近30年來發表的34篇小說全部讀完,並心起了一個從不曾出現過的念頭:開始書寫小說創作。於是趕在入伍前,跑到淡水閉關三個月,寫下一篇約10萬字的小說〈枯雲〉。期間,每每遇到無法突破的瓶頸時,就會拿出陳映真的小說來讀,一方面學習他優美的詞彙,一方面揣摩他處理情緒的情感。



就這樣,他像我身後的一位老師般,一步步的幫我完成那篇作品,並間接鼓勵我勇於體驗人生,因此才有〈風中的花瓣〉那場難忘的人生際遇。

對陳映真的感情很複雜,他像我追尋的夢,也像一位和藹的長者,更像一位嚴厲的老師。.

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



【後記二:關於《人間》雜誌】

《人間》雜誌多次出現在我網誌中的文章,它是影響我最深的雜誌。

人間雜誌創立於1985年,那年我17歲,也是我剛學攝影的頭一年。猶記得第一次買下人間雜誌創刊,無法一次將它讀完,因為內容給我的震撼太大了。

它沒有光鮮的流行內容、沒有美麗旅遊資訊,更沒有裸露的女體……它只報導社會底層的感人故事、不屈不饒的勞動者,和一群群樂天知命活在社會邊陲的部落住民。

全書使用大量的黑白圖片,深刻的素描許多在困厄環境中,卻以充滿熱情的心生活著的小人物。再搭配王信、張照堂、阮義忠、關曉榮…等令我心儀不已的攝影家作品,這本雜誌對我而言,已不是一本雜誌,而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。

1989年《人間》雜誌出版了47期,最終還是不敵長期虧損而停刊。當年投身雜誌的年輕文字與影像工作者,都成為今日各大媒體的意見菁英,而當年閱讀《人間》雜誌的熱血青年們,也都已邁向中年,投身各行各業中。雖已停刊多年,但它的影響力,卻足以讓每一個曾被它感動的人,將它的精神,持續地傳遞人間……

(攝影‧文字/陳建仲)

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●

下文轉載《人間》雜誌之創刊文。文字/陳映真



【因為我們相信,
我們希望,我們愛……】

文字/陳映真(轉載自《人間》雜誌創刊號之創刊文)

二十多年來。由於整個社會的勸勉工作,我們已經在台灣創造出一個中國歷史上前未曾有的、富裕、飽食的社會。這一個值得我們驕傲的成就,也使我們付出了一些代價。那就是因為社會高度的分工組織化,造成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之間,一個生產部門與另一個生產部門之間、一個市場與另一個市場之間的陌生與隔閡。人與人之間失去了往日深切的、休戚相關的連帶感,和相互閒血肉相連的熱情與 關懷。

此外,在一個大眾消費社會的時代裡,人,僅僅成為琳瑯滿目之商品的消費工具。於是生活失去了意義,生命喪失了目標。我們的文化生活越來越庸俗、膚淺;我們的精神文明一天比一天荒廢、枯索。

「人間」是一種什麼樣的雜誌呢?

如果用一句話來說明,「人間」是以圖片和文宇從事報導、發現、記錄、見證和評論的雜誌。透過我們的報告、發現、紀錄、見證和評論,讓我們的關心甦醒;讓我們的希望重新帶領我們的腳步;讓愛再度豐潤我們的生活。

如果您還問:為什麼在這荒枯的時代,要辦「人間」這樣一種雜誌?

我們的回答是,我們抵死不肯相信:

有能力創造當前台灣這樣一個豐厚物質生活的中國人,他們的精神面貌一定要平庸、低俗。我們也抵死不肯相信:今天在台灣的中國人,心靈已經堆滿了永不飽足的物質慾望,甚至使我們的關心、希望和愛。再也沒有立足的餘地。不,我們不信!因此,我們盼望透過「人間」,使彼此陌生的人重新熱絡起來;使彼此冷陌的社會,重新互相關懷;使相互生疏的人,重新建立對彼此生活與情感的理解;使塵封的心,能夠重新去相信、希望、愛和感動,共同為了重新建造更適合人所居住的世界,為了再造一個新的、優美的、崇高的精神文明,和睦團結,熱情地生活。

一年多來,在籌辦「人間」的過程中,我們得到許許多多台灣文化界、知識界難以忘懷的關心與幫助。

黃春明先生提供了許多極有創意指導。尉天驄先生和郭楓先生也給予我們長期的協助與關心。蘇俊郎先生是最早為我們提供許多寶貴意見的攝影家。我們感謝關曉榮先生慨然將他的「八尺門」連作送來發表。我們謝謝阮義忠和張照堂二位先生,先後將他們的力作送來「人間」,使篇幅增光。吳嘉寶先生也長期給予我們許多指導,至可感銘。我們尤其謝謝王信小姐,因為她嚴肅、認真、辛勞地為我們挑選和編輯圖片,訓練我們年輕的工作同仁,使我們獲益至深。此外,還有我們無法在此一一指名誌謝的朋友,都給予我們熱情的幫助。我們深知,沒有這些令人難忘的支持與協助,「人間」就完全不可能成形和刊出。

「人間」是屬於每一個關心人、關心生活、關心台灣──

我們可愛的家鄉的人們的雜誌。她的園地公開,沒有門派的限制。

我們歡迎一切關懷的、富有希望與愛心的報導攝影家和報導文學家聯手創作,寄來優秀的作品。

我們更需要全社會以訂閱和愛讀來支持「人間」,因為「人間」是您自己的理想,您自己的雜誌。

朋友們,支持「人間」!因為我們心中的關懷、希望和愛,正急切地需要一個再生和滋長的機會。




(本系列《文學心鏡》連載已全部刊登完畢。日後將不定期再推出名人肖像系列文章。另,本部落格之後更新文章的時間為每週二及週五。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opho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