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該適時來調整一下氣氛,放下那些紛紛擾擾,就單純來走一趟優美的海濱路吧。

前一陣子公司標了一個案子,是一本製作東北角步道的書,這種最合我的味口,吃喝玩樂還兼收錢,不否認自己是個貪財的人,當我和參與同伴宣布這消息時,大家反應卻有些冷漠,叨念著盛夏豔陽太可怕,要頂著烈日去完成這本書,非得脫上幾層皮不可,聞後只能黯然搖頭,宅與不宅,原來是太陽在決定。





話說回來,所有人中最好逸惡勞,那真是非我莫屬,別人都在拚命工作,只有我常盯著網拍看,一天到晚還要偷溜去騎山路,似乎自小便是如此,莫非這也算是一種宿命?活了四十多歲,對工作從不曾積極,慶幸沒因而淪落街頭,還是天命就是要來遊戲人間,像這種又騎又玩又可拿的事,再推諉會遭天譴,就認命些一肩扛起吧!

出發前,先到車庫去挑單車,對著一字排開的單車,有時還真不懂自己,只有一顆屁股卻弄來六部單車,心中深深覺得,只有一部是幸福,有兩部就是負擔,有三部就算是貪心,六部以上……只能算是一種病,必須坦承,戶頭裡的錢像會咬人似的,啃得人心癢難耐,痛快花光才會舒坦,看樣子我的病況還蠻危急的。

最後挑了一台碳纖登山車,取其機動舒適的特質,公路車雖然帥氣犀利,但一跨上後卻只得死命來騎,連相機都懶得拿出來,還是要以工作為優先考量,而相機卻是越來越精簡,帶上了小Lumix G2接上一支14-140mm的懶人鏡,就這樣塞進車頭的小包中,準備來上路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【冬山河自行車道】



第一站要騎的是宜蘭的冬山河自行車道,先把車停在冬山火車站,上午十點的太陽果然狠毒,才下車組好單車就出了一身汗,以前認為擦防曬乳太娘炮,死都不肯抹上身,但騎不到五分鐘皮膚就發痛,趕忙調頭去冬山西藥房內,請老闆搬出最強效的防曬乳,一把年紀還是別鐵齒,年輕時曾曬的像塊炭,頗自傲和黑人不分軒輊,後來在路上真遇見黑人,相比之下才發現自己只算是菲律賓人。





從宜蘭的冬山車站開始騎,這個車站外觀很獨特,外露的鋼骨搭接成一座瓜棚,像是一個裝置建築,造型獨特卻感到些微的突兀,現代風格和純樸的鄉間似乎有些不搭,還是偏愛那種斑剝的磚瓦水泥車站。





出車站沒多久,來到一座景觀橋,是由鐵件和杉木搭起的,近年來拜單車風氣盛起,很多地方政府都積極開發車道,也都搞得有模有樣,平日很少會來騎這些地方,輪胎壓過後還是有些絲絲感動。





車道繞著冬山河左右各一條,可繞一圈回到起點,從火車站出發到清水防潮閘門單趟是9公里,沿路湖光山色盡收眼底,太陽雖旺,還好有微風拂面,向來就不愛騎單車道,總覺得這是親子的遊樂場,因此愛挑一些重口味的山路,對不陡的、不操的都興趣缺缺,反而是那種會爆肝的變態坡,最合我的胃口,因為越是喘不過氣,才越能懂得空氣的可貴。





不過這條車道給人感受很舒服,融合了在地的人文,和河岸秀麗的景觀,途中經過一些長長的林蔭道,單車穿梭其間,晃動的光影間,更能體會自然的優雅。





途中來到了珍珠社區,是一個小的農村聚落,田間擺上幾個稻草人,身上穿了人的衣服,臉上畫了各式表情,像是孩子的勞作,和我童年印象那種穿著簑衣,任憑風吹雨打的甘草人不同。想起斗笠下枯影令人傷感,拍下時心中有些愧嘆,似乎每一個歡樂的時刻,總會有褪色的那一天。





在一個收割過後的稻田旁,看見一大片寬廣的農地,襯著遠山泊著的白雲,這裡離臺北不過五十分鐘車程,卻不見水泥的叢林,沒有庸碌的人車,活像個異鄉國度,只剩獨享的風情。





來時不是假日,沿路幾乎在獨騎,沒有單車族的車道是無法交差,只好窩在樹蔭下苦候,正午是拍照最糟的時刻,頂光讓東西變得髒髒的,突然遠方冒出一群人影,一看機不可失,趕忙拿出相機守株待兔,對著騎過的學生猛拍,正滿意要收工時,只聽到離去的女學生中有人冒出一句:「那個叔叔好奇怪,為什麼一直對著我們拍,會不會遇到變態?」





被人這麼一說,心中滿滿不爽,變態哪可能出沒車道這麼健康?不過倒也提醒了我,拍照的方式應略略收斂,不再把鏡頭直接拿來瞄人,只敢用廣角偷偷把人圈住。這段路算平順,遮陽的樹蔭也不少,適合邊騎邊吹口哨的那類人。





騎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後,接近單程的末段,車道上有叉路可入園區,本想入內一探究竟,但門票不斐因而作罷,成本開銷也是要控管,這裡的閩南牌樓式磚瓦房,古色古香頗符合在地風情,遠遠在橋上補上幾張。





車道中途會經過幾座橋,像宜冬橋、利澤簡橋……頭頂上是傳藝大橋,眼前這幕讓我不禁想起曾經去過的某個森林遊憩區,入口處標示著一個景點「一線天」,聽來頗嚇唬人,抱著一探奇景的心態前往,在爬了數不清的石階後,氣喘吁吁走到兩顆巨石中間,前方標示牌寫著:「請往天空望去即可窺見『一線天』」,讀到此心中突然冒出一個人名—莊孝維。





過了清水防潮閘門後,繞到河的左岸開始折返,這車道大費周章搭建在河畔,並和公路平行,景色相當宜人,但美中不足的,感覺只像暖身運動,沒享受到揮汗的暢快。





歸途來到一處林蔭中,陣陣微風吹起,好一幕寫意的午後,有忙裡偷閒的竊喜,心想回去一定要向那些肉腳吹噓一番。正當我徜徉在充滿詩意的綠色林間時,一個聒噪的鳥叫聲由遠而近,打斷了我的思緒,是一隻黑色的烏秋,緊緊跟著我飛,心裡狐疑著,不知牠只是路過,或刻意與我結伴而行,因此試著加快車速,誰知牠竟也振翅追上。鳥居然會與人一同伴飛,實在太令人驚嘆,這裡是天堂嗎?





只是,本來飛在一旁的烏秋沒多久就回轉,一下子就聽到牠的叫聲從後面由遠而近,接著耳畔響起翅膀的舞動,一隻烏秋從後方快速竄出,離我僅不到一公尺的地方,接著牠又繞到後面,接二連三的從後面衝出來,一次比一次靠我更近。這時心頭開始覺得不安,急忙回頭一望,兩隻烏秋像神風特攻隊般,直挺挺的朝著我的眉心俯衝,嚇得我龍頭一歪,差點兒翻個狗吃屎,這一幕太讓人驚駭了,我使進吃奶力氣努力向前衝。只是不論我怎麼騎,牠們就是不停的試圖朝我後腦進攻,幾次還被牠們險些啄到頭髮,嚇得連忙拉緊煞停,以不動應萬變,我這一煞停,兩隻烏秋也立即停在樹梢不動,虎視眈眈盯著我的舉動。就這樣,一人兩鳥僵在原地,腦中浮現希區考克電影中《鳥》的片段,一幕幕被群鳥啄死的人。





對峙差不多五分鐘,一個年輕人迎面騎來,就像看到救世主般興奮,趕緊告訴他樹上的鳥會攻擊人,叫他千萬要小心,他看了我一眼,面露狐疑的說:「怎麼可能!」接著就兀自朝前方騎去,沒多久只見剛才那兩隻烏秋朝向那年輕人腦門俯衝,接著就傳來一聲哀嚎,這時,毫不遲疑的跨上單車,直線飆升腎上腺素,使出全力搏命猛踏,一路上樹影如箭般飛逝,顧著逃命忘了盯馬錶,當下時速應大破我個人紀錄,那個年輕人真是我的救星,深深的為他的壯烈成仁獻上敬意。就這樣,一路就狂騎到親水公園,喘得差點就要氣叉,稍稍休息片刻後,才看見河畔有許多巨大充氣恐龍,對比起剛才的人鳥肉搏,像是走進了另一個魔幻寫實的空間,按下快門時手還不停的抖著。





一趟路騎下來收穫滿載,有優美的山光水影,有鋪著落葉的林道,有寧靜的田園風光,許多畫面美的就像油畫,其中最讓人血脈賁張的,莫過於烏秋的即興演出,稍早在途中還抱怨運動量不夠,大概是老天聽到了我的心聲,派了兩隻鳥來成全。論景色,這車道風味獨具,可慢騎來細細品味,但若遇上突發的情況,又能直接挑戰體能的極限,動靜皆宜真妙不可言,不過,奉勸想來此一騎的朋友,聽我一句話,請務必戴安全帽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【宜蘭濱海自行車道】




午後,把車開到東港榕樹公園,想從這裡開始騎宜蘭濱海自行車道。這裡氛圍很奇特,樹下有很多的設施,有吊床、棋盤、攤車、卡拉ok……聚集很多在地的老人家,這裡是宜蘭濱海自行車道北段的南邊起點,出發時約兩點多,太陽變得更無情了,擦了兩遍防曬乳才敢上路。





騎沒多久遇到四根枯木,像極了一個入口的廊柱,前方是一條小徑,沒有太多人工鑿痕,應是原本村落既有道路,一路可直達竹安溪口,來回差不多27公里,很適合舒展筋骨的長度。





車道雖然環著海岸線,有些地方卻要穿越樹林,比起冬山河車道更窄小也更原始,多了一些尋幽探祕的樂趣。





這條路平日人煙稀少,因此試著把車速提高到25公里,由於緊臨海邊,時有陣陣海風吹來,對於這種原汁原味的路況,對比美侖美奐的人工車道,更讓人騎得心曠神怡,騎了幾公里後才遇上一個單車哥,趕忙拿出相機來拍,見他豎起大拇指打招呼,對比之前那群學生,這才是見過世面的人。





邊騎邊望向一旁的大海,遠方的龜山島漸漸明朗,沿途十字路口很多,經過一定要放慢速度,那些都是居民的便道,條條路都能直達海邊。我最愛這種小徑,像是往海角樂園的道路。





到了公館景觀涼亭稍作停留,這裡有個望海的平台,地理位置較高,海風非常強勁,坐下來閉目片刻,立刻能感受到強大的能量,隨著海風陣陣吹來,要不是離家有點距離,真想常來這裡冥思。很多不理解的人間事,往往都能在自然中尋獲答案。





拿起鏡頭對向海邊,在觀景窗中見到一對年輕的男女,他們相隔一段距離,彼此都有些羞怯,感覺不知所措,像剛萌芽的愛戀。年輕時遇到心儀的女生,總是很想相約到海邊,以前不知道為什麼,如今才慢慢明白。





因為海水有一種魔力,曾經肩併肩望向它,之後思念就會如潮水般蔓延,很想告訴那對靦腆的男女,不用擔心,我已看見你們的未來。





過了永鎮後景觀慢慢開闊起來,一路滑過青山綠樹,伴著海天浮雲,這條路不太像單車道,反像是墾丁的鄉間路,海風吹著樹梢的沙沙聲,讓我想起年少時,在外公家榻榻米午睡時,窗外飄進來的聲音。





中途會經過一個軍營,正好遇到試砲期間,難怪沿途一直聽見轟轟雷聲,被迫要暫時離開車道,穿過一片墓園再接回車道。海岸頓時開闊的展現,這裡就有一些小緩坡要上下,遮蔽物較少要注意防曬,是條非常適合情侶同騎的車道,有一種浪跡天涯的浪漫。





繞過了竹安橋就完成單趟,接著就是依原路折返,傍晚時分光線銳利,映出橋下波光粼粼的水面,一個漁夫正從竹筏要上岸,這條河口對一般人或許是休閒之境,卻是在地人餬口的場所,同樣的景色反射出不同的心情。





回程時太陽已西斜,要趕上十幾公里的路,不想摸黑就得加快腳程,在滑落的汗水間不禁想起,騎單車之於我最大的樂趣是什麼?是走看風景,是拍攝照片,還是運動健身?這些好像都只是一部份,除了更能承受呼吸的存在感,圖的不就是一個「自在」的感受,那種隨心所欲是深刻的,心所能想到的地方,單車的龍頭就會把我帶去那裡,不想再花時間去牽掛,那個永遠猜不到的未來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【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】




休息幾日後,選了一天午後,帶著一樣的裝備來到了福隆遊客中心,這回要騎的是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,這條路有一半我很熟悉,另一半卻不曾騎過。相同的路就算走上一百次,也會有不同的心情,準備好要出發時,看見屋頂有幾個工人正在修補,他們背後襯著一大朵雲,如詩如畫的景像,是我從來不曾見過。





先騎到福隆車站,看見鄉野便當門口有許多人,便當數十年來可口依舊,但最難忘的滋味,還是年輕時坐在火車內,邊吃便當邊看著大海。那時,要去哪裡心裡並不知道,但出走的意志卻很堅定。順著車站左邊是一條綠色走廊,到隧道口不過才兩公里,卻遇到很多台遊覽車,逼得單車進退維谷,有時真的不理解,人們肯花那麼長的時間搭車前來,卻不願花一點時間走段這美好的路。





沒多久就騎到舊草嶺隧道,這是六十多年前日本人所建的火車隧道,是當時往返宜蘭的重要支幹,由於隧道窄小只能單向通車,二十多年前就已荒廢淘汰,數年前重新翻修成單車專用道,算是全台最特殊的一條單車道,來這裡的遊客不免都會留下紀念。





當天氣溫雖炎熱,但一進入隧道內溫度驟降,沁涼的風源源不絕,迎風前行感受舒爽不已,隧道中燈光映出壁面的舊石磚,想像當年拮据的年代,火車上載滿鄉愁,近三公里幽暗的緩行,不禁讓人懷古思幽。





一出隧道來到石城,蔚藍大海映入眼中,觀景台上能遠眺太平洋,這條車道就像個感情豐沛的人,表達出性格中強烈的蔚藍與灰鬱。





每到一個新地方,最吸引我的不是景色,而是在地的人文風貌,一條車道的開啟,同時也改變居民的生態,一些攤車販賣著盛產的石花凍,當年聊天乘涼的大樹,成了遊客休憩的天然店鋪。





來到濱海的台二線上,原本是大貨車橫行的恐怖道路,卻搭建出一條專用的單車道,沿著最邊緣的海岸線蜿蜒,有著很棒的海岸景觀,獨缺綠樹來遮蔭。





在萊萊海蝕平台處見到釣客,遠方的龜山島像海底冒出的巨大碉堡,曾經登島過幾次,那裡的能量很奇特,常讓人不寒而慄,很想找機會去島上住上一晚,去理解心中所畏為何。土地都會釋放其情緒,只要仔細去聆聽,都能和它們溝通的。





途中來到四角窟觀景區,這是看山望海的絕佳位置,白色的泥座混搭木製平台,很有異國的情調,近年來很多單位都用心規畫單車道,可惜使用率一直不太高,四面環海的臺灣有著天然的地貌,能打造出全球最美的環島路。





太陽猛烈,還是有人不畏酷熱,獨騎在這漫漫長路上,這個畫面讓人感觸很深,生命何嘗不也是一種路徑的選擇,有人只愛輝煌的城市,有人卻獨享蠻荒小徑,這個騎士的身影,像看見自己的心情。





這條路雖美,但對嗜重口味的我,少了一些被折磨的感覺,見到往三貂角燈塔的叉路時,決定轉進來小操一下,坡爬到一半果然精神大振,通過一整片墓園後,一條日光大道活現於前。





這條路不算長,十來分鐘就到達頂端燈塔,望著一旁的塔樓始終不知它作用為何,如今成了拍攝婚紗的熱門景點。心中覺得的浪漫,不是在這裡留下華麗的婚紗照,而是在此攜手等待海上的日出。





台二線某些路段無法拓寬,為了怕與大貨車並行,一些路段會穿越海邊的村落,在卯澳漁村中看見一群悠哉的討海人,正在小酌聊天。有時一個原本單純的嗜好,卻為了提升而沉迷物質,不斷追求極致的車體配件,或是絢麗的進口車衣,及昂貴的車鞋車帽等,似乎少了這些就無法盡興騎車,模糊了當初迷戀的初衷。眼前一個阿伯騎著鐵牛車,穿著汗衫、短褲、拖鞋,不疾不徐迎面騎來,真該頒給他最佳造型獎,不知何時才能像他那般自在。





天色漸漸黯淡,雲彩更顯瑰麗,騎在漁港旁的小路上,像讀一篇年少時最愛的鄉土小說,沒有可歌可泣的愛恨,卻有道不盡的人情故事。





近末段東興宮前的車道上,遇上正要返家的花農,前方濃密的雲朵穿透出陽光,斗笠下的剪影,像一幕聖潔的浮世繪,深深的撼動著我。曾覺得已拍過太多人像,一度不再想拍人了,後來才發現放不下的,是人與人之間那沉默的交流。





抵達福隆時已是黃昏,在沙灘前駐足片刻,這段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長約三十公里,不但能穿越歷史的隧道,望見無垠的汪洋,走入討海人的生活,還能隨著濤聲風聲呼吸,如同在沙灘目睹的畫面,有著浪漫、唯美,而動人的層次。





歸途中見到天空一抹晚霞,這是一天中最戲劇的時刻,電影人稱這段時間為魔術時光,會讓所有東西更具魅力,回想起騎過的這三條車道,每段路都留下不同感觸,見到規律生活之外的人與事,如果當時念頭一轉,選擇了安逸的冷氣房內,沿路這一切也皆成幻影。

原來當決定要出走的那刻,就已開始寫下自己的魔術時光。


(攝影‧文字/陳建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opho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9) 人氣()